歡迎來到萍鄉市人力資源網!
手機版 | 訂閱
您當前的位置:萍鄉市人力資源網 > 職場資訊 > 政策法規

職業培訓政策匯編

來源: 時間:2021-09-07 作者: 瀏覽量:

一、職業培訓補貼(申報條件及補貼標準)

1.就業技能培訓補貼對象(申報條件):城鄉貧困勞動力、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下同)、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以下簡稱五類人員)參加就業技能培訓,且培訓后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合格證書,下同) 的,給予個人或培訓主體職業培訓補貼。

補貼標準:1)就業技能培訓:按照初級(五級)1200元/人、中級(四級)1500元/人、高級(三級)2000元/人、技師(二級)4000元/人、高級技師(一級)5000元/人的標準予以補貼。僅有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的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予以補貼。未達到培訓期限規定學時要求但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根據實際培訓時間,按照100元/人/天(8個標準學時)、最高不超過補貼標準的60%予以補貼。補貼標準將根據本省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實施效果進行調整公布。

2.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補貼對象(申報條件):

崗前培訓補貼對象為企業新錄用的五類人員,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于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參加了培訓。

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對象為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企業新錄用的五類人員,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

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補貼對象為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技能崗位新招用人員和新轉崗人員。

企業技師培訓補貼對象為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職工。

補貼標準:1)企業職工崗前培訓:按照500元/人的標準予以補貼。(2)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且取得中級(四級)及其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后,按照培養層次、產業工種的不同,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不超過60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補貼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當地重點產業職業培訓需求指導目錄內的職業(工種)可延長到3年。(3)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和技師培訓:參加技能提升培訓和企業技師培訓且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按照初級(五級)1200元/人、中級(四級)1500元/人、高級(三級)2000元/人、技師(二級)4000元/人、高級技師(一級)5000元/人,僅有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的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予以補貼。

3.創業培訓補貼對象(申報條件):就業技能培訓補貼對象中的五類人員,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非畢業學年的在校生,以及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含農民專業合作社、電商等,下同)經營者參加創業培訓,且培訓后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給予個人或培訓主體職業培訓補貼。其中,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非畢業學年的在校生僅可參加GYB培訓;IYB培訓為初創企業經營者專項培訓項目。初創企業經營者是指在我省登記注冊經營3年內的企業法人或自然人。

補貼標準:創業培訓:GYB培訓300元/人、SYB培訓1000元/人、GYB+SYB組合培訓1300元/人、IYB培訓1200元/人、創業模擬實訓1000元/人、網絡創業培訓1500元/人、電子商務培訓800元/人。

4.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培訓補貼對象(申報條件):各種形式在基層服務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或列入各級基層成長后備人才庫的優秀高校畢業生。

補貼標準: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培訓、項目制培訓按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標準執行。

5.項目制培訓補貼對象(申報條件):城鄉貧困勞動力、化解過剩產能企業失業人員(以下簡稱去產能失業人員)、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的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以及省人民政府明確規定的享受職業培訓補貼的其他人員(含殘疾人、符合條件的道德模范、符合就業培訓條件的服刑人員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等)。

補貼標準:按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標準執行

6.以工代訓補貼對象(申報條件):企業、農民合作社、幫扶車間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錄用脫貧勞動力、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參保企業錄用就業困難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企業通過在崗實踐提升技能對其開展以工代訓,給予企業以工代訓補貼(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止)。

補貼標準:以工代訓補貼標準:企業錄用脫貧人員開展以工代訓的,在同一家企業連續工作時間每滿一個月,給予企業300元/人/月職業培訓補貼;參保企業錄用就業困難人員開展以工代訓的,在同一家企業連續工作時間每滿一個月,給予企業600元/人/月職業培訓補貼。以工代訓補貼最長不超過6個月。

7.生活費補貼(申報條件):參加職業培訓的城鄉貧困勞動力、登記失業人員中的就業困難人員。

補貼標準:培訓期間生活費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天30元,最長不超過6個月。生活費補貼隨職業培訓補貼一并申請,自然年度內每人可享受一次生活費補貼。

8.其他:各類人群參加指導目錄內的職業培訓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補貼標準上浮20%。城鄉貧困勞動力和殘疾人參加職業培訓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補貼標準分別上浮10%和20%,補貼標準上浮政策不可疊加享受,最高上浮20%。

二、職業培訓補貼(申報程序及材料)

申報程序:

1)職業培訓補貼實行“先墊后補”。由培訓人員繳納培訓費用的,由個人申請培訓補貼并支付個人;培訓主體墊付的,由培訓主體申請培訓補貼并支付培訓主體。

2)個人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培訓主體在培訓結束后,應及時向當地人社部門申請職業培訓補貼,在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培訓結束之日起,超過1年的職業培訓補貼申請,人社部門不予受理。

3)人社部門接到個人或培訓主體的職業培訓補貼申請后,對申請材料的全面性、真實性進行初審。初審通過的,進入公示環節,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初審不通過的不予補貼,并通知相關個人或單位。

4)人社部門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后,向財政部門申請資金。收到財政部門撥款后10個工作日內,對個人申請的培訓補貼或生活費補貼資金,按規定支付到申請者本人個人銀行賬戶;對培訓主體代為申請或直補培訓主體的培訓補貼資金,按規定支付到培訓主體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申請補貼材料:

1)個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需提供培訓補貼資金申請撥付表(個人填寫)和培訓主體開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下同)。

2)企業或培訓主體在培訓結束后,需提供培訓補貼資金申請撥付表(個人填寫)、培訓補貼資金申請撥付表(培訓主體填寫)、培訓學員花名冊及考核成績、代為申請協議原件、不少于50%的培訓視頻資料和培訓基礎臺賬。

    (3)申請以工代訓的需提供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以工代訓人員名冊表、勞動合同復印件、工資發放表。


分類瀏覽
好男人好电影社区,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欧美字幕欧美激情,尤物视频在线网站